学霸家庭教育:家长对分数无感 孩子才愉快学习
记者在采访这些“别人家的孩子”时发现,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并不以分数要求孩子,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告诉孩子“除了学习,人生还有很多很重要的事儿要做”。
从即日起,“好家风培养好孩子”栏目将持续关注这些优秀学子的家庭教育方式。
“我生活在一个轻松、有爱的家庭。”记者眼前这个开朗帅气的大男孩,叫姜霁恒,毕业于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曾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金牌,今年高考获得北京大学自招降一本线的优惠政策。
熏陶
让他对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身高1.8米的姜霁恒,兴趣广泛,喜欢游泳、滑冰、滑雪、打乒乓球,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我喜欢读书,这和父母从小的熏陶和引导是分不开的。”姜霁恒说,小时候妈妈总是捧着书在看,让他对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到5岁的时候,爸妈把我领到书店,没有告诉我应该看什么类型的书,也没有指定我应该看哪本书。妈妈说,小小的我在柜台前溜达,左翻翻,右翻翻,突然就在益智类的书架前停了下来。从那时起,我就爱上了思维训练、推理类型的书,这也为我后来喜欢数学奠定了基础。”妈妈告诉记者:“因为从小练就了‘一目十行’的功夫,霁恒的阅读速度超快,因此阅读量也很大,已经把我远远甩在后面了。”
心得
孩子对于成绩的压力都是大人给的
说到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姜霁恒笑了:“爸妈从来不和我说成绩的事儿,对‘双百’‘第一’这样的关键词完全无感。”一旁的妈妈微笑着回应:“只要努力就好,孩子对于成绩的压力都是大人给的,父母对‘分数’心态平和,孩子才能放松愉快地去学习。不过孩子总会遇到挫折,这时候父母就要帮助他们。”
妈妈回忆说,姜霁恒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参加过一个数学培训班,“霁恒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可是有一次却考得不好,孩子很是低落。”妈妈说,责备与劝说在这个时候都显得毫无力量,父母要做的是帮他找到问题所在。“每次他上课,我都在后面旁听,回家之后我们一起做题。我假装不会让他给我讲,他先是讲了一种算法,我假装没听懂,让他换种算法,来来回回,他给我讲了好几个方法……在给我‘补课’的那段时间,他逐渐找到了解题思路,也找回了自信。”
放手
大事儿我们都让他自己拿主意
在聊天中,姜霁恒妈妈多次提到“独立性”。妈妈说,姜霁恒高一时候去北京、上海参加比赛都是自己去的,“包括订票、住宿都是自己去办的。”妈妈说,这样的独立与从小让他自己做决定有关,“比赛、升学等大事儿我们都让他自己拿主意,让他在做决定的时候深思熟虑,为自己的事情负责,这样才能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男子汉。”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始终把‘做一个有爱的人’放在第一位。”妈妈说,初中班主任老师每次开家长会都会说到霁恒帮助同学的事儿,有同学问他题,他会的定会倾囊相助,他不会的问题等研究明白了再给同学详细讲解,直到对方听懂为止。“关心他人,被关心的人会感觉到,自己也是快乐的。父母这样告诉我的,我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姜霁恒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