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的日子,4名中国学生在美国的托福考试中舞弊被严惩的消息成了很多媒体的头条。
让很多人没料到的是,一个托福考试舞弊,竟然被判重罪(因为用假成绩申请了签证,是欺骗美国政府)——最高可能被判5年监禁以及高达25万美元的罚款。最后3人与检方达成协议,以遣返换取不坐牢。
由此事看出,伴随留学热,愈演愈烈的出国考试与申请舞弊——必须引起我们的思考了。
先是英国,随后是澳大利亚、新西兰陆续爆出申请材料与舞弊丑闻。伴随留学美国的热潮,近年舞弊重点转移到美国以及相关的考试。美国中学学业水平测试SAT被称为“美国高考”,因其在申请中的重要性而成了舞弊的重灾区。从2014年开始,因为出现大面积舞弊事件,SAT考试的举办方CB不得不连续延迟公布在香港等东亚考场的考生成绩,以进行全面复核。最夸张的是在老SAT考试最后两年,上演了最后的疯狂,曾经连续4次因为发现舞弊不得不延迟发布成绩进行全面复核,严重影响到中国考生的申请,掀起轩然大波。有一年在香港SAT考场,竟然出现了北京某培训机构的市场人员考前大肆向考生派发写作试题,以证明自己的神通广大。让各方尴尬的是,竟然把试题派发到考试主办方CB的巡查人员手中。一开考,也的确证明了这个机构的神通:“押”中了。
与国内高考零星的舞弊相比,出国留学相关的考试舞弊甚至已产业化。在各类培训机构中,普遍存在保过班,甚至明确了分数。这是怎么实现的?在一些考试培训机构以及中介机构中,就有海外游学考试团,内地孩子舍近求远,不远万里出国考托福,利用的就是国外考场监考管理松懈的空子,方便替考。美国、泰国都成为中国学生考托福的热门地区,此次案例就是其中一个。此前在泰国、韩国也多次出现中国考生替考被抓的事情。这些大规模的舞弊背后,都有培训机构的影子,完全产业化。
如果说出国考试的舞弊还只是见不得阳光的地下产业,我更担心的是更大规模轰轰烈烈的出国升学考试的全面应试化,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与国内应试教育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
留学中介行业,早已不满足简单的应试训练,在有钱家长大量资金的推动下,围绕美国的升学考试,已经把这种“应试“做到了极致。
日前一个电视投资节目,耶鲁毕业的创业者介绍他的留学中介与其他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可以对学生进行背景包装与提升,以确保名校的录取。
什么叫背景包装与提升?说穿了就是针对美国高校所重视的部分,提供特殊的条件或者进行专门的训练,比如设计学校喜欢的科研项目,比如设计学校重视的公益活动,等等。为此,他们已经在非洲、欧洲等全世界各地设立了多个基地。这种背景提升与包装,本质上都是典型的“应试”,是服务有钱人更高明的应试。只不过是围着美国高校的要求转。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中国的应试教育深恶痛绝,一些名人专家动辄就把这笔账记到了高考身上,记到了中国高校的录取制度上,认为高考是中国应试教育的万恶之源。与之相反,对美国的高校录取制度则是全面肯定,认为就是这样一个好的指挥棒让美国的教育没有像中国教育一样误入歧途。
但活生生的现实告诉我们,美国大学的这一套“完美”的录取制度,到中国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舞弊、应试同样在发生,甚至在金钱的推动下,更为严峻、严重。为什么?中国如此兴盛的应试教育背后,到底是什么?
功利文化!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在教育上就体现为舞弊与应试,极端的功利文化是中国应试教育最大的黑手,也是罪魁祸首。应试教育,不过是功利文化在教育上的体现而已,已经无关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理念。这也是这些年来教育部门殚精竭虑却一直无法解决应试教育的根本原因。所以,中国人到了美国还在热衷办培训班应试、爬藤,到了英国也在热衷办班、应试,不会因为国别,教育制度有区别而变化。
层出不穷的留学生舞弊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对于舞弊,对于应试教育,我们需要有更深刻的认知,不能简单化。我们必须考虑其背后的文化与其他难题。
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其合理性与现实意义,其改变乃至治理也是艰巨和复杂的。因此,教育改革的制定,第一,绝不能照搬,不仅社会治理制度,更重要的是隐性文化是完全不同的。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国情与文化、发展阶段,实事求是制定自己的办法与道路;第二,我们需要一些担当,选择更现实的路径、方法,可能不完美,也不会解决所有问题,但大体却是恰当的,而不只是讲理论正确与道义正确,更不能被这些舆论与理论所裹挟;第三,我们要给时间,一步一步来,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跨越发展阶段;第四,在遏制一些不择手段的做法时,我们需要更严厉甚至无情的惩戒,让其成本大到无法承担承受。(陈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