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为了从小培养学生们阅读的习惯,从走进学校起,西寺小学就在不断地营造读书的环境,让“书香”便扑面而来。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里,都能发现跟读书相关的事情。
道路两侧,是学校张贴的阅读宣传标语;进入教学楼走廊,能够发现记录学生读书活动的专栏;部分优秀的阅读感言,也奖励式的挂在班级门口;就连每一层楼道间,都摆有供学生阅读的书籍。“为了方便学生借阅,1楼放置了适合1-2年孩子阅读的书籍,2楼则是3-4年级小朋友看书的地方,5年级以上的学生就在3楼选择图书阅读。”学校书香阅读活动的负责人成瑞玲向记者介绍,为了让学生走哪儿都能看到书,做到读书前的“眼到”,学校在每个班级里也设置了图书角,用于存放图书馆和学生们自己分享的书籍,“基本上每个班都有上百本的存书量,充分保证学生的阅读选择。”
学生:让阅读从眼入 脱口出 润心中
读古韵,诵经典,是西寺小学的学生们每天早上到校的第一件事情。从进校开始,学校就规定课前15分钟为国学晨读时间。作为天府新区唯一一所成都市国学经典诵读示范校,学校的国学阅读十分出色,除了每周1节的阅读课程,还初步完成了校本教材的开发,让学生们学的更有乐趣。“重视国学,是为了帮助孩子建立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认同,鼓励他们勇于叩问未来的大门”,校长廖志全告诉记者,接下来学校还将继续深入开展阅读经典文化课程,让学生浸润中华古典智慧,走向东西方文化素养的交融与支撑,真正成为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均衡发展的人。
学校国学经典朗诵展演
“开卷有益,在乎用心”。读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而读一本好书,还能让人在闭卷时获有益处。为了激发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学校将每月4节的阅读课程分段划分,其中首尾两节阅读课是对整本书的导读与总结分享,中间课程则由老师自主安排进行阅读活动。“整本书是我们引进‘亲近母语计划’中的一个部分”,成瑞玲告诉记者,“亲近母语计划”分为日有所诵、主题阅读、整本书阅读和绘本阅读4个环节,根据各年级的特点来进行不同的阅读活动,是一个较为完善的阅读系统。
学校读书节活动照片1
学校读书节活动照片2
学校为何如此安排?成瑞玲告诉记者,“在阅读书开始前,首先是要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同时还要教会他们一些适当的阅读方法,让读变成学。最后再进行分享与总结,才是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而中间的阅读课程则是针对年级进行的分级阅读。低龄段的学生主要是认文字、会识图,了解阅读背景,学会怎么读。到了高年级以后,就要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并加以写作辅导学习。让学生从读“懂”书到读“好”书,再到用“心”读书,就是学校阅读活动“三部曲”开展的意义。
学校读书节活动照片3
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学校从三年级开始,开展了“绘故事”阅读活动,要求5-6个学生自由组合后改编或创造新的故事,最终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用“画”不用“写”,成瑞玲表示这是学校的另一考虑,“画画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学生们的笔下,“龟兔赛跑”的比赛再一次进行,因为比赛场地为坡道,乌龟通过滚跑的形式又轻松战胜了兔子。“像这样的改编还有很多,甚至还有学生创作出以自己为主角的故事。”
学生绘故事 《龟兔赛跑》
学生绘故事 《废电池寻家记》
除了能读,还要会说,这也是阅读“口到”的体现,为此,全校还开展了课本剧表演比赛,“学生只有读完课本,并且读懂了,才能够把角色演绎出来”。作为阅读成果的另一种展现方式,课本剧表演受到了全校的追捧。今年学校还带着学生们的原创作品《装病》参与天府新区校园剧比赛,因其贴近生活的自然表演获得了二等奖的荣誉。同时,学校每个月还有国旗下的阅读展演活动,每个班级在开学的时候自愿申报展演时间,“到时全班同学一起上台表演。”
老师:32万字的教学思考背后是近4年的坚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西寺小学的教师们早已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它不仅是社会飞速发展对职业的需要,也是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2013年,学校开展了青年教师阅读沙龙活动,“活动最开始是希望通过有经验的老教师带动,让更多的年轻老师加入进来,学习和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水平,”学校教导主任鞠健茂向记者介绍,与许多教师坐在一起进行阅读分享不同,西寺小学的阅读沙龙是根据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分类进行,“目的是让阅读活动更具针对性,同时也有利于老师们的教学交流。”
教师读书沙龙活动
只是交流分享,并不能满足教师们的求学需求。作为数学学科阅读沙龙活动的“元老”之一,李英在每次阅读沙龙结束后,都会自发完成1篇阅读心得。有时如果沙龙活动开展频繁,她几乎每天都会写下自己的教学反思。近4年的时间里,她为自己总结了400篇以上,近32万字的教学与课堂思考,希望能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质量。此外,数学教师们还在阅读沙龙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开发出了三套校本教材,并按照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比如低龄段的学生主要以数学的文化和起源学习为主,到了中高年级再加入计算和策略,这样学习起来就很有连贯性”。“读”不仅要有内在收获的积淀,还要有外在成果的展示。目前参与阅读沙龙活动的教师,也从最开始的4人增加到了10多人。“接下来学校还会将阅读沙龙活动推广至全校,鼓励更多的老师加入进来。”
教师阅读教学比赛活动
除了每周一次的阅读沙龙活动,阅读赛课也是学校鼓励教师们广泛阅读的方式之一。之所以叫“赛课”,就是对教师教学水平和阅读能力的双重考核,目的在于提高老师对教材解读的能力。按照学校要求,教师们会根据年龄段、主题等不同,各自准备差异化课堂教学,然后从每个班级中推进优秀教师到年级上比赛,最后再由全校评比,“如果老师的阅读面不够,在课堂上就很难展开与吸引学生”。鞠健茂告诉记者,即便是教学比赛也并非是考查单一教师的课堂能力。“如果选择了某位老师代表年级参赛,那么年级的其他老师也会跟他一起完成比赛,包括提出听课建议、完成文本解读,以及课前课后的一些教案准备等。这样才能更好的让每个老师都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
家长: 不如走进一次孩子的课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也是他们的第二课堂。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进校开始,学校就提倡家长每周带他们进一次图书馆,创造阅读氛围。同时开展“家庭晒书房”的活动,要求每个家庭为孩子准备一间书房或者是一个书柜,为学生在家阅读提供平台与场所。此外,学校还要求每个家庭每天进行半小时的亲子阅读时间,并通过拍照和写读书心得等方式记录下来,“作为学校每年评选书香家长和学生的重要参考标准。”
学校“故事爸妈进课堂”活动
毫无疑问,阅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直接有效的情感交流和学习方式,而家长的陪伴更应贯穿到孩子读书的整个过程。为了让家长做好孩子阅读的“引路人”,每个学期学校都会举办家长阅读沙龙活动。除了诵读国学经典,还会开设一些专家讲座,或者是指导培训,解答亲子阅读中的疑惑。“今年是第30期”,成瑞玲告诉记者,根据家长自愿参与原则和班级推荐,每期都有上百名热心的家长参与。12月12日,学校还举办了“故事爸妈”进课堂的阅读活动,邀请72位“故事爸妈”走进自己孩子的课堂分享精心准备的故事,体验了一回当老师的感觉,“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家长们知道阅读并非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
“一路成长,幸福书香”是学校阅读活动的主题。阅读在这里,不仅是学生们的朗朗书声,更需要老师们的思考实践和家长们的鼓励陪伴。没有教师对于阅读的热爱,就很难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而没有家长与学生的配合阅读,就很难形成亲子共同的精神家园。让每个人都成为阅读活动的参与者,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与能力,正是学校送给学生们最好的人生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