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计划: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未来科学家

2018-08-22 14:13:31来源:新华网编辑:吴娜郭亚丽

原标题:英才计划: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未来科学家

新华网北京8月22日电(郭亚丽)“英才计划的初衷是培养未来科学家,为国家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我们希望大家今后能够从事科研工作,同时也鼓励大家能够遵循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行业。不论是从事哪种工作,我们希望大家在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时,能够做一些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事情,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日前,英才计划“使命与担当——探索领袖成长之路实践活动”在延安举行,活动期间,主办方在介绍活动背景时这样表示。

如果把人才比作一个数字

只有前面有了1,后面的0才越多越好

活动期间,学员先后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旧址、西北局革命纪念馆、“四八”烈士陵园等地,身临其境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所经历的峥嵘岁月、聆听前辈们为实现革命信仰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理想与信念的价值,他们始终贴近人民、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也启发我们做科研除了要去探索未知世界,还需要以改善人们的生活为出发点,沿着人们的需要方向去做。”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徐黛涵在采访中说。

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到全国“时代楷模”黄大年生前的科研助手、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于平,她用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为学员介绍了黄大年教授当年毅然决然回归祖国、矢志报国的感人事迹。于平介绍说,黄大年教授选择研究生从不问学生的成绩,他曾对团队的人说过,如果把一个人才比做一个数字的话,那么他的理想信念是前面的1,专业能力、其他特长则是后面的0,只有前面有了1,后面的0才越多越好,没有了前面的1,其他的能力再强,我们的培养可能也是不成功的。

目前就读于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往届学员张晶琦对此深有感触,她说,“黄大年教授曾说过,你一定要出去,出去后一定要回来,这也是我的英才计划导师告诉我的话,只要你有能力,就要坚持去学习最前沿的知识,用这些知识来报效国家,出国学习之后,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日益增强”。

树立科研志向 追寻科学梦想

从0到1比从1到100要更重要

“英才计划”是“拔尖计划”的姊妹篇,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探索。从2013年开始,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启动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通过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著名科学家的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项目、科技社团活动、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等活动。英才学员将会在为期一年的培养过程中,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本次活动期间,英才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就以《重建诺亚方舟》题讲述了国内外在寻找地外文明、建设“第二家园”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及研究动态,希望能够通过这种脑洞大开的报告来激发学员的科研兴趣。青少年时期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期,英才计划数学学科导师、山东大学教授张天德认为,高中阶段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专家在引领学生做科研或作报告过程当中的某一句话,或许就会对一个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延安活动中的恳谈会上,凭借学科竞赛的优异表现入选英才计划的数学学科学员侯正一就提出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很多参与学科竞赛的学生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可能是非常有天赋的,但是在毕业之后却选择做竞赛培训,他对这种现象感到遗憾。侯正一认为,“学科竞赛是在学习前人已经研究出来的东西,而科创、科研则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创造出自己想要做成的事情。我认为从0到1比从1到100要更重要,英才计划让我从原来一直热衷的竞赛、数学公式等初等数学向高等数学迈进了一步,让我自己有信心也有意愿将来朝着科研这个方向去走。”

如今,“英才计划”已经实施了五个年头,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科学素质和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科技英才。今年五月,在素有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世界杯”之称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上,中国代表团首次获得两个学科最佳奖,创造了历史最佳成绩,而这两名获得者均为英才计划学员。据了解,英才计划也将继续不断完善选才、育才、鉴才的培养机制,真正发现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优秀学生参与其中,为国家培养信念坚定、品学兼优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编辑推荐